“一臺210馬力拖拉機、兩臺玉米收割機和一臺噴藥機,原價一共75萬元,國家補貼20.3萬元、三河市累加補貼1萬元,我實際只花了53.7萬元,農機補貼政策就是好。有了這些‘大家伙,我的5000多畝地就不用發愁了!”三河市泃陽鎮北務村金鑫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劉俊良正在用手機APP申報辦理農機補貼,臉上笑開了花。
近年來,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連續實施,三河市農機科技含量得到大幅度提升,綠色、復式、智能農業機械得以迅速推廣,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。在農機補貼政策的助力下,三河市涌現出了一大批農機專業合作服務組織,農機合作社數量達32個,經營農機已成為該市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日前,三河市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正式啟動實施。他們對農戶購置新農機具及報廢老舊農機具進行補貼,共申請到國家農機補貼資金800萬元,同時組織本級財政部門提供配套資金35萬元,補貼范圍涵蓋了耕整地機械、種植施肥機械、田間管理機械、收獲機械、畜牧水產養殖機械、動力機械等14大類35個小類99個品目,補貼繼續實行“自主購機、定額補貼、先購后補、縣級結算、直補到卡(戶)”的操作方式。為切實做好補貼工作,三河市嚴格按照上級要求,認真履職盡責、精心組織實施、完善監管措施,確保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。
為防止人員聚集,降低疫情發生概率,方便群眾辦理補貼,三河市簡化手續、大力推廣使用手機APP(含人臉識別)等信息化技術,鼓勵開展非現場補貼申請、補貼機具核驗預約等服務。農戶通過“河北省農機補貼APP”可以直接在線申請農機補貼、查詢申請進度、查看補貼公示及辦理購機貸款、購機保險等。
針對拖拉機、收割機等實行牌證管理的農業機具,按照先辦理牌證后申領補貼的模式,實現機具核驗與審核補貼申領分開,明確購機者申請補貼時,憑《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行駛證》,免予現場實物核驗,切實減輕農戶和基層工作負擔。
三河市農業農村局各農機相關單位在一個業務廳內合署辦公,農戶可迅速享受到機具購買、辦理牌證照及申請補貼全套服務。同時,加快補貼發放速度,嚴格按照上級要求,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形式審核,對符合要求的于30 個工作日內通過授權支付的方式兌付補貼資金,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告知購機者原因及補救措施。
為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,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,根據《河北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》規定,2020年三河市財政部門安排35萬元配套資金,對購買部分品目、檔次的自走式青飼料收獲機、莖穗兼收型玉米聯合收獲機和打(壓)捆機的農戶,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再給予一定金額的累加補貼。
為切實保障補貼資金安全,他們制定完善了補貼機具核驗制度,建立健全了核驗內部控制流程,加強內部監督制約,規范核驗手續,去除風險隱患,著力提升補貼政策實施規范性。
“今年受疫情影響,春耕作業相對有點倉促,為加快春耕步伐,三河市農業農村局在做好農資保障的同時,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等惠民利民政策,鼓勵農戶購買現代化農機,提升耕種效率。”三河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何洪云介紹,目前全市已受理申請補貼各類農業機械45臺件,受理申請補貼資金265萬元,惠及農戶43戶。